新闻中心

深圳科创联动清华力量,共探“AI+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04-19 浏览次数:102

       近日,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发起的“市校双向奔赴,携手共融四链”系列活动之“Al+新质生产力:创新融合之路”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交流论坛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举行。本次活动由深圳市清华大学校友会紫荆同学会与深圳清华TAI协会主办,力合教育与力合产研联合主办。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界的代表与数百名清华校友企业家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等多个热门议题进行交流和互动。

       开幕仪式上,首先进行领导致辞。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局长张林、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嵇世山、力合科创董事长贺臻、深圳清华TAI协会会长陈文正、清华紫荆同学会主席童星桦分别发表讲话。领导们高度肯定了此次论坛的举办,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高地,应充分利用大模型、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论坛进入主题演讲环节,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创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潘毅,清华大学博士后、智谱AI大模型事业部技术副总裁李智星,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数字化工程服务中心主任闵万里分别围绕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的融合发展等议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围绕《人工智能赋能企业:抓住新机遇,打造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产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力合产研总经理刘战国与始智AI创始人CEO刘道全、云天励飞副总裁郑文先等8位来自高校、投资界、AI应用机构的代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向与会者们发表具有前瞻性的见解。

       随后,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董少林对粤港澳大湾区最新的科技创新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他介绍了政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扶持政策、资金支持和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举措,为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提供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持,为顺应科技发展趋势提供了明确指引。

力合科创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力合企业会公众号

    通产丽星公众号

    力合科创公众号

    版权所有© 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05062082号 粤ICP备2021027412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近日,由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的2011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从1月30号开始实施。消息称,新《目录》同时取消了部分领域对外资的股比限制,比如煤化工、天然食品添加剂等领域。        此消息宣布之前,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连续3个月呈现同比回落趋势。有观点认为,放宽准入制度会促进外资回流中国,其中一直被压抑的医疗、部分重工业行业的投资、并购将提速。         多家外资基金表示,有意加大对这些行业的投入规模。         放宽         新《目录》总条目473条,其中鼓励类354条、限制类80条、禁止类39条,分别比原来增加3条、减少7条、减少1条。同时,取消了部分领域对外资的股比限制,鼓励类和限制类中有股比要求的条目比原来减少11条。         发改委负责人表示,此次修订在鼓励类中增加了纺织、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条目;鼓励外商投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增加了9项鼓励类条目,包括机动车充电站、创业投资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海上石油污染清理技术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业条目在鼓励类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将外商投资医疗机构、金融租赁公司等从限制类调整为允许类。          同时,《目录》还取消了部分领域对外资的股比限制,比如煤化工、天然食品添加剂等领域。          “这一政策变化使海外的投资机构,尤其是欧、美大型国际医疗集团在华必须合资开设医疗机构的管制彻底消除,也将打消外资在华投资医院对于利益分配、管理掣肘的担心。”商务部相关人士表示。         跃跃欲试        在外资基金看来,医疗投资如今是天时、地利、人和。        因为看好中国医改进程,外资已经在此行业中布局多年。之前英联资本负责人曾表示,对医疗行业投资机会的关注越来越高,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因为行业准入的问题,在医疗机构上一直没有机会。       上述商务部相关人士预测,2012年,随着审批细则的逐步出台,将迎来外资开办医院集中申请和获批的时期。       瑞银中国医疗研究部主管丁丁也表示,尽管外资医院在人才、土地、医保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隐形限制,但随着投资渠道的放开,未来外资将加快进军中国医院的步伐。       之前,在这些医疗、教育的投资一直被认为是“不公平的游戏”。一位外资基金经理表示,之前,因为有准入的关系很多项目一听是外资,就不谈了,一是怕以后政策有问题,二是怕沾上外资后无法在国内上市,融资受限。       今后,这些情况应该会有所好转。据其透露,国外总部一直对教育、医疗投资很看好,有意加大在华专项基金规模。“这些都是周期性不强、外资具有管理经验优势的行业。”        教育、医疗所受的只是委屈,在重工业上外资却曾真正“受伤”。         2006年卡特彼勒、凯雷等外资,开始频频与徐工、三一、陕鼓等中国的装备制造业领头企业接触,商谈收购。一些机械部“老人”开始上书,呼吁政府阻止外资正在对整个行业开始的“斩首行动”。随后的几年间,装备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并购案例,无一成功。          近年来,“凯雷折戟徐工”一直被当作“案例”被外资基金广泛提及,因为有“雷池”的设定,这些领域的投资案经常在初期就被否定。          “如今,随着政策的改变,这些领域将会重新被关注。”上述基金经理表示。